白色晶体。溶于水,微溶于乙醇。高温并隔绝空气时变为氰氨化钾与二氧化碳。通常用于有机合成和制药,也可用作除草剂。可由氰化钾与氧化铅反应制得。
中文名 氰酸钾
外文名 potassium cyanate
化学式 KCNO
相对分子质量 81.1151
化学品类别 无机物--氰酸盐--钾盐
管制类型 不管制
储 存 密封保存
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:氰酸钾
英文名称:Potassium cyanate
英文别名:cyanate de potassium;
cyanic acid, potassium salt (1:1);
Potassium cyanate
氰酸钾理化性质
氰酸钾物理性质
外观与性状:白色晶体。
相对密度(水=1):2.06
分子式:KCNO
分子量:81.12
溶解性:溶于水,微溶于乙醇,难溶于冷水。
氰酸钾化学性质
与氰酸钙性质相似,加热至700-900℃后反应生成氰氨化钾与二氧化碳
2KOCN=高温=K2CN2+CO2(气体)[1]
注:原文献中利用氰酸钙分解制备氰氨化钙作为中间体,而氰氨化物的合成方法是相似的,这个方法不局限于文献中的氰氨化钙,对氰氨化钾也适用。
EINECS号 209-676-3
氰酸钾作用与用途
用于有机合成和制催眠药、麻药等。也可用作除草剂或除菌剂。
氰酸钾运输注意事项
起运时包装要完整,装载应稳妥。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、不倒塌、不坠落、不损坏。严禁与氧化剂、酸类、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。运输途中应防曝晒、雨淋,防高温。车辆运输完毕应进行彻底清扫。